最新公告:

JN江南·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

JN SPORTS

咨询热线

0536-6055255

公司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咸宁市汀泗桥镇洪口村:文明乡风润沃野

添加时间:2024-07-21

  8月17日,走进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,所到之处,目之所及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,感受到的是文明友善的新气象。

  来到洪口村熊家湾,虽然整洁的巷道、绿意盎然的庭院令人眼前一亮,但最吸引人的,还是家家户户门口两侧悬挂的楹联。

  这些楹联风格不一、字体也不同。据悉,是由市、区诗词楹联学会成员和村楹联创作队伍共同创作,区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挥毫泼墨而成。

  68岁的程汉金,家门口的楹联上写的是:情耕学海写山河锦绣,心系家国保社稷安康。他解释,家中儿孙辈中既有读书的,也有参军的,楹联中的“一文一武”是对家风传承的生动写照。

  洪口村人杰地灵,自古文风鼎盛,诗联文化源远流长。近年来,村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,将传统诗联书画文化植入美丽乡村建设,引导村民不满足于“柴米油盐”的生活琐碎,更向往“琴棋书画”的精神生活,走出一条从自然风景美到文化风尚美的新路子。

  在村民共同的努力下,仅仅两年时间,村里建起了诗联文化标识门楼、百米诗联长廊,楹联示范小组,实现了户户挂楹联、处处见楹联、村民谈楹联、孩子学楹联的浓郁文化氛围。

  6月27日,洪口村获“湖北省楹联文化村”授牌。悠久的中华诗词楹联文化,在这里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。

  “传统文化驻足我们的村庄、楹联文化温暖我们的农户、书画艺术点亮我们的乡村。”洪口村党总支程雅介绍,受诗联书画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,村子里孝敬老人、乐于助人、诚实守信的人更多了,村容村貌也更美了。

  他们穿梭在洪口村的村湾、街道,河、湖、库的堤岸上,挨家挨户发放着暑期安全的宣传单页,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,用生动的案例和耐心的讲述,为学生和家长强调食品安全、交通安全、防溺水、防雷防电等方面的防范知识。

  “娃娃假期安全方面有几个‘不’,你一定要多叮嘱啊,不碰电、不玩火、不去水边、不给陌生人开门、不吃不卫生或过期的食物……”老干部龙中岳结合真实案例,语重心长地讲解着安全的重要性,以及面对一系列安全事件时的应急措施。

  老教师汪福云在“四点半”课堂上,耐心地教导小朋友写书法;老艺人龙中礼精心讲解,让孩子在剪纸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;老党员、老军人金庆全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,多方联系为困难孩子送去社会关怀……

  “善行义举不只是年轻人的追求,也可以是老年人的光彩。”汪福云笑着说,退休后能继续发光发热,很有意义,也很开心。

  由“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专家、老模范”组成的“五老志愿服务队”,是洪口村志愿服务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他们用农家语、家乡话,以集中宣讲、聊天谈话等方式呼吁大家践行村规民约,破除陈规陋习,推进移风易俗;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话语,让党的理论飞入千家万户,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遍山间地头。

  在这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,村里自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多了,“有困难找志愿者,有时间做志愿者”蔚然成风。

  活动中,表彰了朴实敦厚的“最美乡贤”、清新雅致的“最美庭院”、勤耕善种的“最美组长”、立党为公的“最美党员”、勤俭持家的“最美媳妇”、耕读传家的“最美家庭”、发家致富的“最美致富带头人”和秀外慧中的“最务员”。

  “最美乡贤”获奖者肖文亚说:“作为洪口村的一员,我也想为家乡发展出点力。今后将参与家乡文化振兴建设,挖掘特色文化资源,打造洪口村文化亮点。”

  程雅表示,这些受表彰者,积极参与村湾整治、产业发展、村庄建设、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,彰显了文明新风尚,文明的村风也为洪口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  通过先进典型的事迹展示、宣传,褒奖先进模范,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,逐步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  该村以文化文艺志愿服务为媒,把党的方针政策、核心价值观、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改编成脍炙人口的歌曲、顺口溜,以快板、三句半的形式进行展演,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。

  近年来,洪口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盘活阵地资源,组建志愿服务队伍,围绕乡村振兴、孝善敬老、移风易俗、资贫助困等重点工作,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确保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。

  8月17日,走进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,所到之处,目之所及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,感受到的是文明友善的新气象。

  来到洪口村熊家湾,虽然整洁的巷道、绿意盎然的庭院令人眼前一亮,但最吸引人的,还是家家户户门口两侧悬挂的楹联。

  这些楹联风格不一、字体也不同。据悉,是由市、区诗词楹联学会成员和村楹联创作队伍共同创作,区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挥毫泼墨而成。

  68岁的程汉金,家门口的楹联上写的是:情耕学海写山河锦绣,心系家国保社稷安康。他解释,家中儿孙辈中既有读书的,也有参军的,楹联中的“一文一武”是对家风传承的生动写照。

  洪口村人杰地灵,自古文风鼎盛,诗联文化源远流长。近年来,村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,将传统诗联书画文化植入美丽乡村建设,引导村民不满足于“柴米油盐”的生活琐碎,更向往“琴棋书画”的精神生活,走出一条从自然风景美到文化风尚美的新路子。

  在村民共同的努力下,仅仅两年时间,村里建起了诗联文化标识门楼、百米诗联长廊,楹联示范小组,实现了户户挂楹联、处处见楹联、村民谈楹联、孩子学楹联的浓郁文化氛围。

  6月27日,洪口村获“湖北省楹联文化村”授牌。悠久的中华诗词楹联文化,在这里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。

  “传统文化驻足我们的村庄、楹联文化温暖我们的农户、书画艺术点亮我们的乡村。”洪口村党总支程雅介绍,受诗联书画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,村子里孝敬老人、乐于助人、诚实守信的人更多了,村容村貌也更美了。

  他们穿梭在洪口村的村湾、街道,河、湖、库的堤岸上,挨家挨户发放着暑期安全的宣传单页,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,用生动的案例和耐心的讲述,为学生和家长强调食品安全、交通安全、防溺水、防雷防电等方面的防范知识。

  “娃娃假期安全方面有几个‘不’,你一定要多叮嘱啊,不碰电、不玩火、不去水边、不给陌生人开门、不吃不卫生或过期的食物……”老干部龙中岳结合真实案例,语重心长地讲解着安全的重要性,以及面对一系列安全事件时的应急措施。

  老教师汪福云在“四点半”课堂上,耐心地教导小朋友写书法;老艺人龙中礼精心讲解,让孩子在剪纸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;老党员、老军人金庆全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,多方联系为困难孩子送去社会关怀……

  “善行义举不只是年轻人的追求,也可以是老年人的光彩。”汪福云笑着说,退休后能继续发光发热,很有意义,也很开心。

  由“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专家、老模范”组成的“五老志愿服务队”,是洪口村志愿服务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他们用农家语、家乡话,以集中宣讲、聊天谈话等方式呼吁大家践行村规民约,破除陈规陋习,推进移风易俗;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话语,让党的理论飞入千家万户,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遍山间地头。

  在这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,村里自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多了,“有困难找志愿者,有时间做志愿者”蔚然成风。

  活动中,表彰了朴实敦厚的“最美乡贤”、清新雅致的“最美庭院”、勤耕善种的“最美组长”、立党为公的“最美党员”、勤俭持家的“最美媳妇”、耕读传家的“最美家庭”、发家致富的“最美致富带头人”和秀外慧中的“最务员”。

  “最美乡贤”获奖者肖文亚说:“作为洪口村的一员,我也想为家乡发展出点力。今后将参与家乡文化振兴建设,挖掘特色文化资源,打造洪口村文化亮点。”

  程雅表示,这些受表彰者,积极参与村湾整治、产业发展、村庄建设、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,彰显了文明新风尚,文明的村风也为洪口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  通过先进典型的事迹展示、宣传,褒奖先进模范,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,逐步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  该村以文化文艺志愿服务为媒,把党的方针政策、核心价值观、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改编成脍炙人口的歌曲、顺口溜,以快板、三句半的形式进行展演,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。

  近年来,洪口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盘活阵地资源,组建志愿服务队伍,围绕乡村振兴、孝善敬老、移风易俗、资贫助困等重点工作,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确保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。

联系JN江南体育

电话:0536-6055255

传真:0536-6073577

地址:山东省诸城市观海路1501号

邮箱:info@ajhfl.com

电话:0536-6055255 传真:0536-6073577 地址:山东省诸城市观海路1501号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JN江南·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鲁ICP备10209439号-1